2025年1月22日,中国人平易近银行、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度外汇局结合印发《关于金融范畴正在有前提的商业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尺度推进轨制型的看法》(下文简称“《看法》”),我国金融范畴轨制型“再下一城”。对标国际高尺度法则,我国金融范畴轨制型次要集中正在金融办事、金融市场、本钱账户和金融平安四个方面。正在金融办事方面,《看法》答应外资金融机构以许可或试点形式正在有前提的商业试验区(港)开展取中资金融机构同类新金融办事,正在跨境金融办事方面“跨境交付”模式是将来沉点;正在金融市场方面,《看法》完美了金融数据跨境流动放置,答应试点企业和小我因营业需要可正在合适国度数据跨境传输平安办理要求前提下向境外供给数据;正在本钱账户方面,《看法》提出“便当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转移汇入汇出”,试点区域实正在合规的取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所有转移可汇入、汇出且无迟延。正在金融平安方面,《看法》提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无效防备化解金融风险”。金融范畴轨制型所带来的机缘有:一是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提高,金融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上升;二是跨境金融办事便当化程度提拔;三是金融市场参取从体多元化,同时,金融范畴轨制型亦可能带来合作压力上升、金融市场波动上升、跨境监管难度上升等挑和。为均衡金融范畴轨制型取金融平安,:一是全面梳理新金融办事,优先对、金融平安影响较小而且对提拔金融高质量办事实体经济有帮益的新金融办事;二是完美数据跨境流动法则,为“跨境交付”模式供给数据跨境流动支撑;三是成立跨境金融监管沙盒,评估试点区域经济、金融正在前提下的“压力测试”成果。2025年1月22日,中国人平易近银行、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度外汇局结合印发《关于金融范畴正在有前提的商业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尺度推进轨制型的看法》(下文简称“《看法》”),我国金融范畴轨制型“再下一城”。据此,本文就金融范畴轨制型现状、机缘取挑和展开阐发,并提出响应的政策。对标国际高尺度法则,我国金融范畴轨制型次要集中正在金融办事、金融市场、本钱账户和金融平安四个方面(刘凌等,2024)。一方面,自2019年7月金融委办公室发布11条金融业对外的办法以来,我国金融业轨制型已取得诸多本色性进展,如打消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打消外资持股比例)、打消及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平易近币及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等;另一方面,对标国际高尺度法则,我国金融范畴轨制型仍有发力空间,凸起表示正在新金融办事、金融办事跨境交付、本钱账户和消息跨境流动等方面。我国金融办事轨制型次要包罗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新金融办事、跨境金融办事三方面。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已根基打消,程度最高;新金融办事和跨境金融办事仍处试点阶段,是我国金融业对接国际高尺度轨制型的沉点。正在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方面,截至2020年,我国已完全打消银行业、安全业、基金办理、期货等范畴的外资持股比例,金融派司已根基完全对外铺开。此中,2003年答应外国非寿险公司设立独资子公司,2015年打消信任、银行卡清理外资持股比例,2016年答应外商独资、合伙成立私募证券基金,2018年打消银行业、金融资产办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2019年答应外资设立、参股养老基金办理公司,2020年打消寿险、公募基金股比等。
正在新金融办事方面,我国正在有前提的商业试验区(港)答应外资金融机构开展取中资金融机构同类新金融办事,具体开展形式为许可形式或试点形式。“新金融办事”一词最早呈现于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和谈的最初一项文件《金融办事许诺谅解协定》(Understanding on Commitments in Financial Services)中,其定义“新金融办事”为“具有金融性质的办事,包罗取现有和新产物或产物交付体例相关的办事,此类办事并非由某一国土内的任何金融办事供给者供给,而是由另一国土内供给的。”随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全面取前进跨承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均有提及“新金融办事”放置,二者均定义“新金融办事”为“尚未正在一缔约方国土内供给,但已正在另一缔约方国土内供给和被监管的金融办事”。此中,CPTPP第11。7条:“每一缔约方应对应另一缔约方的金融机构供给该缔约方会答应其本国金融机构正在类似环境下供给的新金融办事,而无需采用新法令或点窜现行法令。”正在此轨制放置下,区域内金融办事进一步。值得指出的是,消息手艺快速迭代的时代布景下,“新金融办事”放置亦或带来诈骗、洗钱等风险,这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兼顾“”取“平安”双沉方针,《看法》答应外资金融机构以许可形式或试点形式正在有前提的商业试验区(港)开展取中资金融机构同类新金融办事。正在跨境金融办事方面,跨境金融办事指:(a)自一缔约方国土向另一缔约方国土供给金融办事;(b)正在一缔约方国土内向另一缔约方的人供给金融办事或(c)一缔约方的国平易近正在另一缔约方国土内供给金融办事;顺次对应“贸易存正在”模式(Commercial presence)、“跨境交付”模式(Cross-border supply)和“天然人流动”模式(Presence of natural persons)。目前,而“跨境交付”模式呈现“小步慢走”特征,这亦是我国取国际高尺度法则差距所正在。具体而言,我国正在跨境金融办事以“反面清单”制为从。正在“反面清单”制下,我国“跨境交付”模式已的范畴有银行业金融消息供给、金融数据处置及相关软件、征询和中介营业等;国际海运、空运和运输安全;大型贸易险经纪、国际海运、空运和运输安全经纪及再安全经纪;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平易近通过港澳金融机构采办港澳金融机构发卖的合伙历投资产物;人平易近币、澳门元双币种收单模式下为澳门新街坊居平易近供给相关金融办事等;从“跨境交付”模式未的范畴看,我国正在接收存款、部门贷款营业、领取和货泉转移办事、间接境外证券投资、跨境证券经纪营业、间接安全营业、安全经纪营业、金融资产办理、金融衍生品买卖、跨境领取和清理办事等范畴尚未完全,可能成为我国金融办事“跨境交付”模式的标的目的所正在。
我国金融市场轨制次要包罗国平易近和最惠国待遇、新金融办事和消息流动、通明度要求等三个方面。此中,新金融办事和消息流动相连系为跨境金融办事供给了便当,推进了金融市场表里联通,提拔了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是我国金融市场轨制型的沉点标的目的所正在。从“国平易近和最惠国待遇”看,CPTPP第11。3条和第11。4条别离了金融办事国平易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此中,第11。3条第2项:“每一缔约朴直在设立、获得、扩大、办理、运营、运营、出售或其他措置金融机构和投资方面,赐与另一缔约方的金融机构及另一缔约方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投资的待遇,不得低于其正在类似环境下赐与本国金融机构和本国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投资的待遇。”这取我国正在《办事商业协定》做出的许诺分歧。从“新金融办事和消息流动”看,CPTPP激励为开展营业需要而进行的数据跨境流动,CPTPP第14。11条:“每一缔约方应对应通过电子体例跨境传输消息,包罗小我消息,如这一活于涵盖的人开展营业。”对接该尺度,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全面临接国际高尺度经贸法则推进中国(上海)商业试验区高程度轨制型总体方案》,第24条:“企业和小我因营业需要确需向境外供给数据,且合适国度数据跨境传输平安办理要求的,能够向境外供给。”正在此根本上,《看法》进一步完美了金融数据跨境流动放置,具体标的目的为:一是“答应试点地域金融机构依法向境输日常运营所需的数据”,“摸索成立金融数据跨境畅通‘白名单’轨制”;二是“制定金融范畴数据分类分级法则尺度”;三是“开展数字身份跨境认证取电子识别,支撑依法依规引进境外电子领取机构”;四是“对于进口、分销、发卖或利用公共市场金融软件(不包罗用于金融范畴环节消息根本设备的软件)及含有该金融软件产物的,相关部分及其工做人员不得将让渡或获取企业、小我所具有的相关金融软件源代码做为前提要求”。值得指出的是,出于数据平安考虑,我国金融数据跨境流动仍处于分区域试点阶段,后续试点范畴仍有待扩展。从“通明度”要求看,CPTPP第11。13条第10款:“一缔约方的监管机构应正在120天内对另一缔约方的一金融机构的投资者、一金融机构或一跨境金融办事供给者提出的取供给金融办事相关的完整申请做出行政决定,并应将该决定敏捷通知申请人。”对接该尺度,《看法》提出“120天内就金融机构开展相关办事的申请做出决定”。其具体内容包罗:一是“按照表里分歧准绳,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外金融机构的投资者、跨境金融营业供给者提交的正在试点地域开展金融办事相关的完整且符定形式的申请,自受理之日起120天内做出决定,并及时通知申请人”;二是“优化证券期货类金融办事相关的行政审批办事”,将审批时限由180天缩短至120天;三是“优化银行安全类金融办事相关的行政审批办事”,将审批时限由180天缩短至120天。我国本钱账户轨制型次要包罗本钱和外汇市场两方面,次要涉及跨境本钱流动、外汇汇兑等内容。从本钱看,我国本钱呈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沉的特征。一方面,外资机构积极结构中国市场,截至2024年10月末,已有18家外资参控股证券公司正在中国设立,此中外资控股券商达到11家,包罗4家外资独资券商和7家中外合伙券商[1]。另一方面,中资企业赴海外上市热度不减,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共计有125家道内企业获得境外刊行上市存案通知,较2023年添加54家。CPTPP第9。9条要求答应取涵盖投资相关的所有转移可进出其国土且无延迟。对此,《中华人平易近国外商投资法》第二十一条:“外国投资者正在中国境内的出资、利润、本钱收益、资产措置所得、学问产权许可利用费、依法获得的弥补或者补偿、清理所得等,能够依法以人平易近币或者外汇汇入、汇出。”2024年12月,中国人平易近银行、国度外汇办理局发布《持续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营业试点政策》,跨国公司开展资金营业再次优化扩围。正在此根本上,《看法》提出“便当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转移汇入汇出”,具体包罗:一是答应试点地域实正在合规的、取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所有转移可汇入、汇出且无迟延;二是持续提拔试点地域外商投资全流程买卖便当性;三是商业投资便当化试点政策笼盖范畴扩围,支撑试点地域将更多合适前提的外商投资企业纳入商业投资便当化试点政策笼盖范畴;四是正在海南商业港、横琴粤澳深度合做区建立多功能商业账户系统,提拔跨境资金流动便当程度。从外汇市场看,按照国度外汇局,“加力推进外汇范畴轨制型”是2025年的沉点工做之一,其具体的标的目的有优化现有政策和完美外汇市场扶植,如指导金融机构更好供给汇率风险办理办事等[2]。正在推进金融范畴轨制型的同时,我国亦面对所带来的金融平安挑和。如,新金融营业、“跨境交付”模式可能带来资金流动风险、市场联动风险、金融监管和协调难度加大等挑和,这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看法》提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无效防备化解金融风险”,其工做沉点次要有:一是健全风险监测预警、防备和化解系统;二是成立取国际法则接轨的跨境胶葛争端处理机制。按照前文,一方面,我国金融轨制型已正在有前提的商业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尺度法则,凸起表示正在新金融办事、跨境金融办事中“跨境交付”模式、消息流动、外汇市场等范畴的,风险监测和争端处理机制等。另一方面,取国际高尺度法则比拟,如试点和内容扩围等。那么,基于现存形态,我国金融范畴轨制型可能带来哪些机缘和挑和?从金融办事营业轨制型看,其可能带来的机缘有:第一,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提高,金融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上升。从外资金融机构结构看,正在银行业,以1993年中国人平易近银行总行核准新联贸易银行正在福建省厦门市成立外商独资银行为起点计较,截至2024年我国共计有41家外资法人银行。此中,2007年共成立15家外资法人银行,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高峰年;2019年至今,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程序进入停畅期,银行业机构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拔。正在安全业,截至2024年9月末,外安全机构正在华共设立了67家外资安全机构[3]。从外资设置装备摆设人平易近币资产看,以人平易近币债券为例,得益于我国金融办事业轨制型,外资参取我国债券市场的渠道不竭丰硕,外资设置装备摆设人平易近币债券资产的志愿加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16万亿元,约占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7%。
第二,跨境金融办事便当化程度提拔。OECD披露的金融办事的办事商业指数(Services Trade Restrictiveness Index,简称“STRI”)[4]显示,2023年我国金融办事(安全和养老金除外)商业指数为0。317,程度仅高于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泰国、印度、越南、墨西哥和哈萨克斯坦,将来仍有较大提拔空间。2025年1月,我国进一步金融办事“跨境交付”、并提拔跨境投融资便当化程度,这将有帮于提拔我国跨境金融办事便当化程度。
第三,金融市场参取从体多元化,金融产物供给多元化。金融范畴轨制型有帮于吸引外资机构参取市场所作,引入国际先辈的金融手艺和办理经验。凸起表示正在:一是外资金融机构具有先辈手艺和办理经验外溢效应,以渣打银行的“新经济企业跨境处理方案”为例,其正在跨境商业方面不竭扩展区块链使用场景, 通过备用信用证支撑中国企业的跨境商业,提拔办事质量和效率;二是中资金融机构可引进外资参股,进而进修国外金融机构先辈手艺和办理经验,如2004年8月交通银行通过取汇丰正式签订计谋合做和谈,获得汇丰银行的手艺、资本和经验共享。同时,“新金融办事”为“尚未正在一缔约方国土内供给,但已正在另一缔约方国土内供给和被规制的金融办事”,新金融办事有帮于丰硕我国金融产物和办事供给。以外汇期权产物为例,2022年境内人平易近币外汇期权市场新增通俗美式期权、亚式期权,境内汇率套保东西进一步丰硕。然而,目前欧式妨碍期权、欧式数字期权仅限于外币对市场,尚未合用于境内人平易近币外汇期权市场。由此,跟着“新金融办事”,境内市场汇率套保产物供给无望进一步丰硕。金融范畴轨制型亦给我国带来必然的挑和,具体表示为:第一,中资金融机构面对的合作压力或上升。取外资金融机构比拟,中资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国际化起步较晚且历程较为迟缓,其应对所带来的风险能力较弱。按照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浙大AIF)、浙江大学国际结合商学院(浙大ZIBS)、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浙大IFR)结合发布的《2024全球银行国际化指数》(Bank Internationalization Index 2024),2023年中国代表性银行境外营收占总营收比沉仅为5。2%,其余发财国度代表性银行的境外营收占比均值则正在20%以上。由此,陪伴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打消,金融办事范畴对外加深,中资金融机构所面对的合作风险上升。第二,外部风险添加,金融市场波动性或上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外部事务冲击多增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不变性。此时,我国金融范畴轨制型,特别是外汇和本钱市场或扩大我国金融市场于外部风险的敞口,金融市场波动性提拔。连系我国新金融市场系统性压力指数[5]察看,外部风险冲击易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系统性压力指数抬升,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我国金融市场系统性压力指数最高上升至2008年12月12日的0。65;2011年欧洲债权危机期间,我国金融市场系统性压力指数最高攀升至2020年3月27日的0。27。值得指出的是,陪伴我国应对金融市场风险能力提拔,我国金融市场系统性压力指数中枢全体趋于下行。
第三,跨境金融监管需求添加,跨境监管难度或上升。一方面,新金融营业和消息跨境流动情境下,跨境投契和洗钱等行为或多增,跨境金融监管需求添加;另一方面,跨境营业涉及多个经济体从体,分歧经济体之间的法令律例存正在差别,这或给跨境监管协调带来必然挑和。如,跨境领取涉及用户现私数据的存储取传输,各经济体对此要求纷歧。如,欧盟《一般数据保案》(PR)为小我现私,对数据跨境传输具有严酷,相对而言,美国则为推进数据跨境流动对小我现私程度相对宽松。为均衡金融范畴轨制型取金融平安,:第一,全面梳理新金融办事,优先对、金融平安影响较小的而且对提拔金融高质量办事实体经济有帮益的新金融办事。以境内人平易近币外汇市场为例,为更好办事企业进行汇率风险办理,继正在境内人平易近币外汇市场引入风险品级较低的欧式期权、美式期权和亚式期权后,可恰当考虑正在有前提的自贸区(港)试点引入中高风险的欧式妨碍期权、欧式数字期权。第二,完美数据跨境流动法则,为“跨境交付”模式供给数据跨境流动支撑。2024年3月22日,网信办印发《推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下文简称“《》”),《》答应“为订立、履行小我做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如跨境购物、跨境寄递、跨境汇款、跨境领取、跨境开户、机票酒店预订、签证打点、测验办事等,确需向境外供给小我消息的”, 免予申据出境平安评估、订立小我消息出境尺度合同、通过小我消息认证。这为我国“跨境交付”模式供给了数据跨境流动支撑。第三,正在试点区域推广跨境金融监管沙盒,监测试点区域经济、金融正在前提下的“压力测试”成果。2021年10月,中国金融办理局取人平易近银行签订《关于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金融科技立异监管合做的谅解备忘录》,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对接“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旨正在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同时防备金融风险。据此,我国可正在试点对接国际高尺度推进轨制型的商业试验区(港)推广该经验,均衡金融轨制型“”取“风险”。1、刘凌,黄建忠,汪建新,扩大金融范畴轨制型的运转机理、现实风险和实施径,国际商业,2024年第1期[1]材料来历:华夏时报,“外资银行、安全、证券、2024年金融本钱市场再进一步”,2025-01-23,[2025-03-03],[2]材料来历:,“加力!外汇范畴持续盈利”,2025-01-06,[2025-02-11],[3]材料来历:新浪财经,“中国加速金融范畴程序,外资争相加快正在华结构”,2025-01-08,[2025-02-12],[4]注:STRIs是分析指数,数值正在0和1之间,0代表的市场,1代表市场对外国办事供给者完全封闭[5]China CISS指数由尝试室课题组取欧洲地方银行(ECB)金融市场部合做开辟,数据每日更新。目标值正在(0,1)之间,数值越高暗示金融风险程度越高。